玉米灰斑病抗性反应中酚类物质代谢作用的研究

被引:62
作者
郭红莲
程根武
陈捷
冯晶
崔澍
唐树戈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抗病机制; 酚类代谢;
D O I
10.13926/j.cnki.apps.2003.04.012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 (Cercosporazeae maydis)侵染前后的 4个玉米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3种酶比活性在病菌侵染后都发生明显的先增后降的变化 ,而抗病品种的变化要明显大于感病品种的变化 ,尤其是苯丙氨酸解氨酶最大增加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 4个品种的木质素含量在病菌侵染的第 9d时增加到最大值 ,以后略下降 ,而且抗病品种的木质素含量峰值高于感病品种的峰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诱导抗性效应 [J].
陈捷 ;
蔺瑞明 ;
高增贵 ;
薛春生 ;
鄢洪海 ;
郭红莲 .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01) :43-48
[2]   双核丝核菌诱导水稻增强广谱抗病性和防卫酶系活性 [J].
何晨阳 .
植物病理学报, 2001, (03) :208-212
[3]   玉米灰斑病抗病性研究进展 [J].
王桂清 ;
陈捷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5) :418-422
[4]   玉米灰斑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及其发病条件的研究 [J].
高增贵 ;
陈捷 ;
薛春生 ;
郭红莲 ;
鄢洪海 ;
王桂清 ;
付波 ;
陈刚 ;
王作英 ;
陈丽 ;
时俊光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5) :460-464
[5]   玉米抗尾孢菌叶斑病鉴定与抗病材料利用 [J].
吴纪昌 ;
马丽君 ;
王作英 .
辽宁农业科学, 1997, (05) :25-28
[6]   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部分纯化及性质 [J].
谭兴杰 ;
李月标 .
植物生理学报, 1984, (04) :339-346
[7]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余叔文 主编, 1998
[8]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薛应龙 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