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比较——以潭江为例

被引:24
作者
吴文星 [1 ]
李开明 [2 ]
汪光 [2 ]
郑政伟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潭江;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重金属通常被认为是反映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沉积物作为污染物的重要宿体则是水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对潭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潭江干流由上游至下游的近河口处共计15个采样点进行表层沉积物采样。对采得样品采用ICP-AES和原子吸收等方法进行测定。根据对1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检测后得到的数据,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控制基准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表明:潭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Cd和Pb生态风险很高,Cu在部分采样点风险较高,As的污染风险一般,Cr和Zn的污染风险较低。通过潭江实例比较这3种评价方法,结合潭江实例,得出的结论认为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考虑较综合但主观性强,地累积法简便但具有局限性,沉积物基准与实践结合紧密但尚无普适基准。因此,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需要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以减少误差提高准确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云浮Tl污染区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李祥平,齐剑英,王春霖,陈永亨.环境科学. 2011(05)
[2]   深圳近海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J].
戴纪翠 ;
高晓薇 ;
倪晋仁 ;
尹魁浩 .
热带海洋学报, 2010, 29 (01) :85-90
[3]   城市道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J].
刘坤 ;
李光德 ;
张中文 ;
商冉 ;
张世远 ;
付菁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2) :124-127
[4]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以巢湖龟山区为例 [J].
王永华 ;
李晓光 ;
金相灿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6) :52-56
[5]   底泥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J].
陈文松 ;
宁寻安 ;
李萍 ;
尹光彩 ;
白晓燕 .
水资源保护, 2007, (04) :1-5
[6]  
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J]. 金艳,何德文,柴立元,彭兵,王云燕,闵小波.有色金属. 2007(02)
[7]   北京市温榆河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J].
李莲芳 ;
曾希柏 ;
李国学 ;
梅旭荣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289-297
[8]   水体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建立方法研究进展 [J].
陈云增 ;
杨浩 ;
张振克 ;
秦明周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1) :53-61
[9]   淡水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差异分析 [J].
陈云增 ;
杨浩 ;
张振克 ;
秦明周 .
湖泊科学, 2005, (03) :193-201
[10]   潭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 [J].
陈志良 ;
李嘉熹 .
水资源保护, 2004, (03) :19-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