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钾互作对甘薯根系发育及碳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汪顺义
李欢
刘庆
史衍玺
机构
[1]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甘薯; 氮钾交互; 根系; 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阐明氮、钾营养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薯分根结薯期根系分化及叶片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砂培研究方法,设氮钾正常供给(正常)、多氮(N)、多钾(K)和氮钾配施(NK)4个处理。探讨了氮、钾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薯苗期养分吸收、农艺学性状、根系发育、硝酸还原酶(NR)、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氮钾正常供给处理相比,N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薯地上和地下部氮吸收量、SPAD值、叶片数、叶面积;N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直径和NR活性、SS活性和SPS活性分别提高了5.9%,12.1%,1.9%,3.6%,14.1%,13.6%,19.5%,而ADPGPPase活性降低了7.1%;另外N处理块根比例减少7.9%,中等根(徒耗养分的根)分化比例升高7.7%。与氮钾正常供给处理相比,K处理显著提高了地上和地下部氮吸收量,且K处理根系活力、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SS活性、SPS活性、ADPGPPase活性分别提高了16.2%,28.2%,10.1%,39.3%,12.6%,14.9%,20.1%,14.5%;氮钾配施(NK)处理须根和块根分化比例升高0.2%和12.4%,中等根(徒耗养分的根)分化比例降低12.6%。与N和K处理相比,氮钾配施(NK)处理能够调控甘薯苗期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比例(T/R值),同时提高须根和块根分化比例,显著促进了薯块的膨大。双因素分析表明,氮钾配施(NK)对地上和地下部氮钾含量、根系活力、根平均直径、NR活性、SPS活性、ADPGPPase活性均存在显著的正交互效应。从地下部根系形态和地上部酶学变化两方面揭示氮钾交互机制,为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施钾时期对甘薯济徐23块根淀粉积累与品质的影响及酶学生理机制 [J].
柳洪鹃 ;
姚海兰 ;
史春余 ;
张立明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01) :43-52
[2]   甘薯叶光合特性与块根主要性状对氮素供应形态的响应 [J].
唐忠厚 ;
李洪民 ;
张爱君 ;
史新敏 ;
魏猛 ;
陈晓光 ;
丁艳锋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06) :1494-1501
[3]  
施钾时期对食用甘薯光合特性和块根淀粉积累的影响[J]. 陈晓光,史春余,李洪民,张爱君,史新敏,唐忠厚,魏猛.应用生态学报. 2013(03)
[4]   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J].
宁运旺 ;
马洪波 ;
许仙菊 ;
汪吉东 ;
张辉 ;
许建平 ;
陈杰 ;
张永春 .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03) :486-495
[5]   氮钾配施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贾赵东 ;
马佩勇 ;
边小峰 ;
郭小丁 ;
谢一芝 .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S1) :320-327
[6]   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概况 [J].
马剑凤 ;
程金花 ;
汪洁 ;
戴红君 ;
戴起伟 .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 (12) :1-5
[7]   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J].
马代夫 ;
李强 ;
曹清河 ;
钮福祥 ;
谢逸萍 ;
唐君 ;
李洪民 .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05) :969-973
[8]   氮肥用量对滨海滩涂区甘薯干物质积累、氮素效率和钾钠吸收的影响 [J].
宁运旺 ;
曹炳阁 ;
马洪波 ;
汪吉东 ;
张辉 ;
许仙菊 ;
张永春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2, (08) :982-987
[9]   钾素对食用型甘薯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柳洪鹃 ;
史春余 ;
张立明 ;
张海峰 ;
王振振 ;
柴沙沙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3) :724-732
[10]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品质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关系 [J].
杨建昌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01) :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