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叶光合特性与块根主要性状对氮素供应形态的响应

被引:28
作者
唐忠厚 [1 ,2 ]
李洪民 [1 ]
张爱君 [1 ]
史新敏 [1 ]
魏猛 [1 ]
陈晓光 [1 ]
丁艳锋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甘薯; 氮素形态; 叶光合特性; 块根主要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明甘薯叶光合特性与块根主要性状对不同氮素形态供应的响应特点,以徐薯18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设置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供应对甘薯叶光合特性、块根产量与品质性状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移栽后30 d和50 d时,酰胺态氮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CCI)为最高,70 d时,铵态氮处理的CCI最高;铵态氮处理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与有效辐射(PAR);氮素处理明显提高甘薯块根产量,其中,铵态氮处理较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处理块根产量分别增加10.6%与17.2%,增产显著(P<0.05);铵态氮处理提高甘薯块根的淀粉率和蛋白质含量,而酰胺态氮处理增加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铵态氮处理有利于增加甘薯淀粉最高粘度值(PKV)、崩解值(BDV)和回复值(CSV),而硝态氮处理促进最低粘度值(HPV)和最终粘度值(CPV)的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494 / 15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J].
马代夫 ;
李强 ;
曹清河 ;
钮福祥 ;
谢逸萍 ;
唐君 ;
李洪民 .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05) :969-973
[2]   不同氮水平下多效唑对食用型甘薯光合和淀粉积累的影响 [J].
陈晓光 ;
李洪民 ;
张爱君 ;
史新敏 ;
唐忠厚 ;
魏猛 ;
史春余 .
作物学报, 2012, 38 (09) :1728-1733
[3]   长期施用磷肥对甘薯主要品质性状与淀粉RVA特性的影响 [J].
唐忠厚 ;
李洪民 ;
张爱君 ;
史新敏 ;
孙健 ;
朱红 ;
徐飞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2) :391-396
[4]   甘薯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与利用 [J].
史春余 ;
张晓冬 ;
张超 ;
陈晓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2) :389-394
[5]   不同形态氮素对种植大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J].
严君 ;
韩晓增 ;
王树起 ;
李晓慧 ;
朱巍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2) :341-347
[6]   不同形态氮素比对马铃薯氮素分布、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J].
张伟 ;
高世铭 ;
王亚宏 ;
王润佳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4 (06) :39-43
[7]   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淀粉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J].
吴金芝 ;
黄明 ;
李友军 ;
付国占 ;
陈明灿 ;
黄海霞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5) :1833-1840
[8]   甘薯高胡萝卜素食用品种的亲本筛选 [J].
马代夫 ;
李强 ;
李秀英 ;
李洪民 ;
唐忠厚 ;
胡玲 ;
曹清河 ;
谢逸萍 ;
王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3) :798-808
[9]   甘薯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模型应用研究 [J].
唐忠厚 ;
李洪民 ;
马代夫 .
中国食品学报, 2008, (04) :169-173
[10]   氮素形态对两个小麦品种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J].
马宗斌 ;
何建国 ;
王小纯 ;
马新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1) :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