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阈融合下的知识产权诠释

被引:25
作者
徐瑄
机构
[1] 暨南大学法学院
[2]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最大化; 制度安排; 智力成果权; 财产权; 知识产权制度; 视阈融合; 知识产权法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对知识产权本质及知识产权制度本质的认识,从来就是法哲学、哲学诠释学的任务。认识知识产权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安排知识产权制度。认识知识产权本质的困难在于法律专业的分工导致法律思维的专业限制,只有超越知识产权法才能看清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本质。通过运用法哲学思维、辩证逻辑的方法分析知识产权制度,挖掘不同性质的制度结构及相互关系,可以发现,知识产权制度本质是一个均衡对价的制度安排,蕴涵了高超的政治智慧。知识产权立法只有具备这种政治智慧,才能使人们心悦诚服地按照知识产权规则从事生产和生活。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2+219 +2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智慧财产法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J].
李扬 .
科技与法律, 2008, (02) :43-48
[2]   法学现代化和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 [J].
沈致和 .
法学家, 2008, (01) :71-74
[3]   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 [J].
吴汉东 .
法商研究, 2006, (05) :6-15
[4]   法哲学家对知识产权法的哲学解读 [J].
吴汉东 .
法商研究, 2003, (05) :77-85
[5]   法律移植论 [J].
阿兰·沃森 ;
贺卫方 .
比较法研究, 1989, (01) :61-65
[6]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威廉·M.兰德斯(WilliamM.Landes),(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原著, 2005
[7]  
思想的未来[M]. 中信出版社 , (美)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Lessig)著, 2004
[8]  
后现代法哲学[M]. 法律出版社 , (德)阿图尔·考夫曼(ArthurKaufmann)著, 2000
[9]  
自然法典[M]. 商务印书馆 , (法)摩莱里(Morelly)著, 1982
[10]  
法哲学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德)黑格尔,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