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自然恢复中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38
作者
张晶晶 [1 ,2 ]
王蕾 [1 ,3 ]
许冬梅 [1 ,2 ]
机构
[1] 宁夏大学农学院
[2]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 宁夏草原工作站
关键词
荒漠草原; 自然恢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调查封育3、4、5、6、7年及未封育荒漠草原群落的特征,研究了不同封育年限下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以期探明封育对荒漠草原群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改变了草原植物群落组分,表现为随封育年限延长,多年生草本植物,特别是短花针茅(Stipa breviliora)等一些地带性物种比例增加;封育草原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均比未封育草地高,封育5年草原的多样性指数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091 / 10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蒙古克氏针茅草原生物量围栏封育效应研究 [J].
康博文 ;
刘建军 ;
侯琳 ;
李胜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12) :2540-2546
[2]   围栏封育在呼伦贝尔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J].
郑翠玲 ;
曹子龙 ;
王贤 ;
赵廷宁 ;
丁国栋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3) :78-81
[3]   浑善达克退化沙地恢复演替18年中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J].
刘美珍 ;
蒋高明 ;
于顺利 ;
李永庚 ;
高雷明 ;
牛书丽 ;
姜闯道 ;
彭羽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34-1740
[4]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动态 [J].
张继义 ;
赵哈林 ;
张铜会 ;
赵学勇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1) :86-92
[5]   多伦县沙质草原植被的变化趋势分析 [J].
杨持 ;
刘颖茹 ;
刘美玲 ;
赵明旭 .
中国沙漠, 2002, (04) :86-90
[6]   我国沙漠化过程中的植被演替研究概述 [J].
赵丽娅 ;
赵哈林 .
中国沙漠, 2000, (S1) :8-15
[7]   封育刈割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J].
程积民 ;
邹厚远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8, (01) :36-54
[8]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演变 [J].
张兰生 ;
方修琦 ;
任国玉 ;
索秀芬 .
地学前缘, 1997, (Z1) :131-140
[9]   黄土高原草地合理利用与草地植被演替过程的试验研究 [J].
程积民,邹厚远 .
草业学报, 1995, (04) :17-22
[10]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 [J].
罗承平,薛纪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5,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