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地区沙漠化遥感监测评估

被引:38
作者
韩兰英 [1 ,2 ]
万信 [2 ]
方峰 [2 ]
张正偲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河西地区; 沙漠化; 趋势; RS与GIS;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3.01.012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X87 [环境遥感];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脆弱,沙漠化严重。随着遥感和GIS的发展,为沙漠化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利用2002和2008年6~8月的MODIS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 km),采用改进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地表反照率(ALBEDO)、陆地表面温度(LST)、植被覆盖度(FAVI)和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作为沙漠化程度的指标,对河西地区沙漠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50%以上。2008年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比2002年减少了6 431.64 km2,非荒漠化土地和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分别增加了2.55%和0.26%;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小,分别减小了1.40%、1.09%和0.31%。荒漠化的逆转速度大于发展速度,呈现整体逆转,局部发展的趋势。研究区荒漠化土地以轻度荒漠化为主,2002年和2008年分别占23.64%和23.90%;其次为中度,分别为18.47%和17.07%;重度所占比例分别为12.71%和11.62%;极重度所占比例很小,不到1%。降雨和风速对沙漠化的逆转起主要作用,2008年的降水比2002年多,风速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近30a来长江源区沙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及成因分析
    胡光印
    董治宝
    逯军峰
    颜长珍
    魏振海
    [J].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2) : 300 - 308
  • [2] 毛乌素沙地土地沙漠化评价
    杨思全
    王薇
    [J].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2) : 258 - 262
  • [3] 新疆焉耆县土地盐渍化遥感监测
    吴健生
    张玉清
    刘珍环
    彭建
    何佳锋
    [J].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2) : 251 - 257
  • [4]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监测(英文)
    刘海江
    周成虎
    程维明
    龙恩
    李锐
    [J]. 生态学报, 2008, (02) : 627 - 635
  • [5] 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遥感定量评价
    马金辉
    蔡迪花
    肖桐
    [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 1 - 6
  • [6] 甘肃省土地荒漠化状况及分析
    石建忠
    陈翔舜
    张龙生
    李晓兵
    魏金平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9) : 1539 - 1544
  • [7] 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数研究
    曾永年
    向南平
    冯兆东
    徐豁
    [J]. 地理科学, 2006, (01) : 75 - 81
  • [8] 甘肃省沙漠化监测结果
    王建宏
    张龙生
    尚立照
    [J]. 中国沙漠, 2005, (05) : 775 - 779
  • [9] 甘肃省张掖市土地荒漠化发展动态及成因探析
    王金叶
    马永俊
    江泽平
    [J]. 中国沙漠, 2005, (03) : 427 - 432
  • [10] 甘肃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
    高志海
    丁峰
    魏怀东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4) : 70 -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