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河南久旱转暴雨的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4
作者
谷秀杰 [1 ]
王友贺 [1 ]
孔海江 [1 ,2 ]
机构
[1] 河南省气象台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院
关键词
久旱转暴雨; 影响系统; 环流演变特征; 指数特点;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2.03.008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1°×1°和2.5°×2.5°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5月河南久旱转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及环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产生在高空槽前、中低层切变线南侧、低空急流出口左侧强的低空辐合区。将干旱期间与暴雨时段大尺度环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干旱期间500 hPa高度场长期维持"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暴雨时段环流迅速调整为"东高西低",上游也由干旱时期的高度正距平转为负距平,下游由高度负距平转为正距平。干旱期间西风急流和南亚高压主体均较偏南,暴雨时段二者均快速加强北移,暴雨区恰好位于二者交汇的高空强辐散区。干旱期间AO指数及NAO指数均为正值,当二者先后由正值转为负值时,有可能预示着后面将有强降水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2008年宁夏久旱转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陈豫英
    王秀文
    陈楠
    陈晓娟
    邵建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 737 - 743
  • [2] 不同高度急流耦合在2007年7月中旬河南省区域暴雨中的作用
    张广周
    李戈
    白家惠
    樊白杰
    吴蕙先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2) : 7 - 12
  • [3] 河南汛期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侯春梅
    陈忠民
    康雯瑛
    李新
    郭学峰
    王美兰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2) : 39 - 42
  • [4] 一次短时暴雨天气的稳定度和能量参数分析
    林丽
    李荣
    张霞
    冯慧敏
    王红兴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4) : 45 - 48
  • [5] 安徽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形成条件分析
    谢亦峰
    任敏
    尚瑜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7) : 8603 - 8604
  • [6] 河南省2005年7月22日大暴雨过程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靖春悦
    寿绍文
    贺哲
    吴璐
    梁钰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3) : 45 - 49
  • [7] 利用西风环流指数制做海拉尔地区中期降水天气预报
    郭文
    孙学庆
    [J]. 内蒙古气象, 2002, (02) : 10 - 12
  • [8] 2000年春季嘉兴市久旱转雨天气环流特征分析
    范晓红
    李云泉
    陆琛莉
    [J]. 浙江气象, 2002, (02) : 17 - 20
  • [9] 近45a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异常与我国气候的关系
    王永波
    施能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3) : 315 -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