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变化

被引:51
作者
刘洪滨
邵雪梅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秦岭地区; 树木年轮; 树轮年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利用秦岭地区树轮长年表资料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表明各气象站点重建序列与器测序列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重建序列与实测记录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以上,其他站的相关系数取值也均接近或超过0.6,说明重建序列能较好地反映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对重建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近300年来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冷暖时段:17151740年、17731804年和18931958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高,持续时间分别为26年、32年和66年;而17411772年、18051892年、19591992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低,持续时间分别为32年、88年和34年,在整体上具有升温快速降温缓慢的特征。重建结果的变化趋势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极为一致。但是在20世纪后期,无论是在重建序列还是在器测序列中至少到1992年均未反映出明显的增温趋势。秦岭西部地区初春季节变冷与增暖的幅度均大于秦岭中东部地区。此外,秦岭地区初春温度变化具有100年左右、5060年、78年以及23年等准周期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79 / 8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秦岭的气候与农业[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陈明荣著, 1983
[12]  
A 403-Year Record of July Temperatures and Treeline Dynamics of Pinus sylvestris from the Kola Peninsula, Northwest Russia[J] . B. R. Gervais,G. M. MacDonald.Arctic, Ant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 . 2000 (3)
[13]  
On the Average Value of Correlated Time Series, with Applications in Dendroclimatology and Hydrometeorology[J] . Journal of Climate and Applied Meteorology . 1984 (2)
[14]  
A preliminary reconstruction of rainfall in north-central China since A.D. 1600 from tree-ring density and width .2 Hughes MK,Wu XD,Shao XM,et al. Quaternary Research . 1994
[15]   中国秦岭地区树木年轮密度对气候响应的初步分析 [J].
吴祥定,邵雪梅 .
应用气象学报, 1994, (02) :253-256
[16]   华山树木年轮年表的建立 [J].
邵雪梅,吴祥定 .
地理学报, 1994, (02) :174-181
[17]   中国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动态与展望 [J].
吴祥定 ;
邵雪梅 .
地球科学进展, 1993, (06) :31-35
[18]   树木年轮分析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J].
吴祥定 .
第四纪研究, 1990, (02) :18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