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眩晕大鼠模型的建立附视频

被引:15
作者
刘阳
孙建宁
王堃
李俊青
董世芬
张硕峰
张胜威
武汀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
关键词
缺血性眩晕; 脑缺血; 模型,动物;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1 ;
摘要
目的建立缺血性眩晕大鼠模型,为研究相关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和右侧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SCA)致大鼠右侧半脑不完全脑缺血建立缺血性眩晕大鼠模型。记录逃避电刺激所需的时间(潜伏期)作为衡量眩晕严重程度的指标,测量造模前后右侧前庭神经核组织血流量,计算血流量变化率,评价脑供血状况。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地芬尼多和天保宁能够明显缩短大鼠潜伏期(分别缩短61.9%、52.0%,P<0.01)。2.结扎右侧CCA及SCA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前庭神经核组织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天保宁能明显增加结扎动脉后组织血流量,在结扎后5、10、15、20、25、30 min血流量分别增加92.8%、83.8%、77.3%、77.9%、65.7%、55.8%(P<0.01)。结论该模型持久稳定,动物脑部缺血明显,并且能够很好地反映动物眩晕时间及眩晕程度,可有效应用于抗缺血性眩晕药物的实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国内眩晕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J].
张洪庆 ;
林琤 ;
郎军添 ;
范静平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0, 17 (09) :462-465
[2]   267例眩晕临床分析 [J].
刘晓红 ;
周维智 ;
朱咏新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6, (05) :303-304
[3]   眩晕疾病与药物治疗 [J].
应黎 .
中国全科医学, 2005, (12) :991-992
[4]   银杏内酯对犬脑血流量的影响 [J].
徐江平 ;
李琳 ;
孙莉莎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 (01) :50-53
[5]   血管性眩晕 [J].
吕凡 ;
黄魏宁 .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4, (04) :209-213
[6]   电针改善前庭功能障碍所致颈源性眩晕的实验研究 [J].
郑重 ;
张泉 ;
邓晓筑 ;
王毅 ;
田理 ;
魏雪梅 ;
李国臣 ;
李莉 ;
马潞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1) :102-105
[7]   银杏内酯对脑血管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J].
任俊 ;
贾正平 .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3, (06) :374-376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家兔模型体感诱发电位分析 [J].
倪健强 ;
不详 ;
董万利 ;
不详 ;
蔡增林 .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 (04) :221-224
[9]   实验性眩晕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傅继华 ;
余书勤 ;
刘军 ;
李萍萍 ;
张媛媛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 (06) :64-66
[10]   注射硬化剂法制作家兔颈椎病椎动脉型模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实验研究 [J].
朱明双 ;
郑重 ;
黄勇 ;
胡晓梅 ;
杨松涛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3)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