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品供给与村民的动员机制

被引:18
作者
陈义媛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公共品供给; 村民动员; 村社组织; 村民自治; 国家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以三个村庄的公共品供给案例为分析对象,考察了在国家资源输入背景下,当村社作为资源支配的主体时,村级组织如何通过公共品供给来实现对村民的政治动员。研究发现,当村级组织可自主支配资源时,利益博弈逻辑会主导村庄的公共品供给,村民动员具有自发性;如果国家在输入资源的同时也输入了科层制的资源使用程序,村庄的公共品供给就会显示出较高的程序正义逻辑,村级组织对村民的动员也具有制度性的特征;与之对比,如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获取与村干部个人能力高度相关,村级组织对村民的动员主要依靠村干部的长官权威,这种动员形式可能是不稳定的。因此,村社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可以重建利益博弈的政治空间,为村干部和村民打交道创造制度性的条件,避免政权的"悬浮",同时可以激活村庄社会中的非正式权威,达成治理有效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土地调整的政治逻辑:对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再思考 [J].
陈义媛 ;
甘颖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02) :102-111+159
[2]   乡村治理领域中的“内卷化”问题省思 [J].
李祖佩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6) :116-129
[4]   村民自治与公共品供给的权利义务均衡机制——以Z县G乡L村为个案 [J].
高万芹 ;
龙斧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5) :38-45+154
[5]   宗族、集体行动与村庄公共品供给——基于全国“十县百村”的调研数据 [J].
齐秀琳 ;
伍骏骞 .
农业技术经济, 2015, (12) :117-125
[6]   公共品供给满意度对村民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退出—呼吁”理论的新视角 [J].
卫龙宝 ;
朱西湖 ;
徐广彤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6 (01) :81-90
[9]   村级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研究 [J].
王奎泉 ;
赵玲玲 .
财经论丛, 2014, (10)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