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城区雾霾天气成因与对策分析

被引:23
作者
林云 [1 ]
李美玲 [2 ]
宋党育 [1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温县人民政府
关键词
雾霾; 空气质量; 污染; 焦作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焦作市城区为例,利用近年来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分析了焦作市城区空气质量特征,剖析了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并依据焦作市具体情况,提出了防治雾霾的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天气状况呈恶化趋势,且焦作市空气质量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悬浮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增加是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所导致的下垫面的改变以及气象条件对雾霾天气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雾和霾对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影响对比分析 [J].
马志强 ;
赵秀娟 ;
孟伟 ;
孟燕军 ;
何迪 ;
刘红燕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11) :1208-1214
[2]   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 [J].
孙亮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 (10) :71-75
[3]   浅议PM2.5的危害与防治 [J].
康宝华 .
科技视界, 2012, (24) :288+208-288
[4]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灰霾监测 [J].
卢照方 .
绿色科技, 2011, (09) :131-132
[5]   霾天气的危害和防御 [J].
王波 ;
袁涛 .
今日科苑, 2008, (17) :118-118
[6]  
Visibility, air quality and daily mortality in Shanghai, China[J] . Wei Huang,Jianguo Tan,Haidong Kan,Ni Zhao,Weimin Song,Guixiang Song,Guohai Chen,Lili Jiang,Cheng Jiang,Renjie Chen,Bingheng Che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9 (10)
[7]  
Visibility trends in six megacities in China 1973–2007[J] . Di Chang,Yu Song,Bing Liu.Atmospheric Research . 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