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教育:第三次教育浪潮

被引:13
作者
崔岐恩
张晓霞
机构
[1] 岭南师范学院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符号; 教育; 符号学; 符号教育; 符号教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符号是世界被认为存在的表征,也是意识的对象和意义的载体。这个新时代最响亮的符号是AI&VR,这个时代的教育可名之为符号教育,与其对应的学术理论思想可名曰符号教育学。教育及教育学发展总与知识再现体——符号的发展休戚与共,人类进化史其实就是符号发展史。人类史、符号史与教育史具有逻辑与历史同构性,其历史演进具有趋势近似性并多有重合。人类知识再现体(符号)与教育共同经历3次革命性浪潮。在前浪潮时期,出现言语、动作、实物记事等原始符号(如结绳记事),对应于人类最初的原始教育阶段。第一次浪潮出现语言、文字等系统符号,使人类进入传统教育阶段(公元前21世纪-20世纪)。第二次浪潮出现科学符号,将人类带入现代教育阶段(1687年至今)。第三次浪潮出现虚拟符号(如虚拟现实、仿真、超真、幻象、造世、灵境),使人类迈入符号教育阶段(VR元年2016-)。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正当及其合理性阐释 [J].
崔岐恩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3) :88-95
[2]   论课程知识观的传统及其改造——一项课程学术史的考察 [J].
张良 ;
张寅 .
高等教育研究, 2016, (02) :55-63
[3]   国外的符号教育学及其研究进展 [J].
崔岐恩 .
高等教育研究, 2016, 37 (02) :47-54
[4]   第三次突变:符号学必须拥抱新传媒时代 [J].
赵毅衡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 23 (01) :67-68
[5]   教育信息化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J].
杨改学 ;
胡俊杰 .
电化教育研究, 2014, 35 (09) :5-8
[6]   论教科书知识的客观性 [J].
王永红 .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 (07) :8-13
[8]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 [J].
许国璋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 (03) :2-10+79
[9]  
单向度的人.[M].(美) 马尔库塞 (Marcuse;H.)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0]  
第三次浪潮.[M].(美)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著;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