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标准是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的核心政策问题。然而,现实的国家政策标准模糊不清,引发了农村各地盲目的撤并风潮;学术研究提出的布局标准又过于理性和静态,难以指导复杂的农村实际;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开发的布局调整标准过于重视客观效果,忽视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建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标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目标函数至少受三大类12项约束条件的限制:物质性约束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社会性约束条件包括人口条件,宗族、民族、宗教文化条件,社会治安条件,家庭生存形态条件,地方政府资金供给条件和百姓教育意愿条件;教育性约束条件包括学生身心发展条件,学校与农村社区关系条件,学校自身历史文化条件和学校功能发挥条件。基于以上约束条件理论,提出"底线+弹性"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标准设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