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111
作者
兰安军
张百平
熊康宁
安裕伦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贵阳
[4] 北京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侵蚀; 空间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之一。黔西南具有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环境 ,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的重点治理区。长期以来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喀斯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土壤侵蚀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 ,制约着地区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 ,分析了研究区内主要生态退化问题的现状和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 ,构建了生态脆弱度指标 ,并将研究区分为四个亚区 ,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33 / 741+811 +8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西部山地发展的一般模式——以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为例 [J].
张百平 ;
陈晓东 ;
叶尔·道来提 ;
巴特尔 ;
李建新 ;
李宝林 ;
阿里西尔·库尔班 ;
姚永慧 .
山地学报, 2002, (04) :394-400
[2]   中国适宜人口分布研究——从人口的相对分布看各省区可持续性 [J].
刘燕华 ;
王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1) :35-38
[3]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生态学报, 2001, (01) :1-6
[4]   阿拉善荒漠区的景观生态分区 [J].
朱宗元 ;
梁存柱 ;
王炜 ;
刘钟龄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0, (04) :37-48
[5]   贵州省水土流失遥感现状调查及空间变化分析 [J].
周忠发 ;
安裕伦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6) :23-25+41
[6]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J].
苏维词 ;
朱文孝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0, (05) :429-434
[7]   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 [J].
宋林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03) :193-202
[8]   贵州典型喀斯特环境退化与自然恢复速率 [J].
杨胜天 ;
朱启疆 .
地理学报, 2000, (04) :459-466
[9]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J].
刘国华 ;
傅伯杰 ;
陈利顶 ;
郭旭东 .
生态学报, 2000, (01) :14-20
[10]   贵州碳酸盐岩区域的侵蚀速率及环境效应研究 [J].
白占国 ;
万国江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1) :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