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下基准利率的选择——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10
作者
刘义圣 [1 ,2 ]
王春丽 [3 ]
机构
[1]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3] 福建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基准利率; VAR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5 [金融市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最后环节,利率并轨及其后的基准利率选择问题都与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关系重大,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无疑给基准利率的选择增加了一些新的选项。从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对基准利率的影响出发,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新环境下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DR001的基准性、相关性和稳定性相较于R001、Shibor0/N、IBO001都更强,DR001更适合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首选。考虑到目前以基准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还不健全,还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并提高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基准利率的传导效率,使DR001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下真正发挥基准利率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与基准利率选择 [J].
杨敏 .
金融发展评论, 2017, (07) :132-140
[3]   常备借贷便利 [J].
安宇宏 .
宏观经济管理, 2014, (10) :78-78
[4]   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与文献述评 [J].
马理 ;
刘艺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09) :23-27+87
[5]   对央行创设PSL货币政策工具的思考 [J].
姜汝楠 ;
程逸飞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4, (08) :96-98
[7]   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 [J].
王志栋 .
投资研究, 2012, 31 (01) :25-40
[8]   论利率市场化后的贷款定价模式选择 [J].
陈燕玲 .
安徽大学学报, 2002, (03) :82-85+89
[9]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替代降准效用[N]. 刘振冬.经济参考报. 2015 (001)
[10]  
Banks’ external financing costs and the bank lending channel: Results from a SVAR analysis[J] . Max Breitenlechner,Johann Scharler,Friedrich Sindermann.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