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

被引:35
作者
张声生 [1 ]
苏冬梅 [2 ]
赵鲁卿 [1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关键词
消化不良,功能性; 中医药治疗; 系统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有关中药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纳入292个研究,包括19 817例患者,样本量最大为410例,最小为15例,平均68例。由于干预措施多样,同类数据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而异质性较大的研究则进行定性分析;其中,中药在提高总体症状痊愈率、总有效率,腹胀、上腹痛、早饱主要症状及血浆促胃液素、胃动素和胃排空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且能显著降低复发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治疗FD,在总体疗效、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及复发等方面优于西药或安慰剂干预,但因所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且存在发表偏倚可能,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建中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J].
谭漪 ;
潘海燕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1 (04) :19-22
[2]   柴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J].
李方 .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10) :1408-1409
[3]   临床干预结局评估指标的分类及效应表达 [J].
张宏伟 ;
刘建平 ;
万霞 ;
艾艳珂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05) :497-501
[4]   自拟理气和胃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J].
段宗英 .
北京中医, 2007, (08) :508-509
[5]   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J].
石玉春 .
北京中医, 2007, (07) :425-426
[6]   降逆除胀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患者的影响 [J].
黄各宁 ;
邱李华 ;
陈积优 .
吉林中医药, 2007, (06) :26-27
[7]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8例疗效分析 [J].
王圣槐 ;
金革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1) :2930-2931
[8]   胃舒安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临床评价 [J].
张琼 ;
李保双 ;
李振华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 (10) :1177-1180
[9]   调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观察 [J].
赵绍华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6, (08) :30-31
[10]   健脾消胀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中心临床研究 [J].
刘汶 ;
张声生 ;
唐博祥 ;
陈明 ;
于东元 ;
王力 ;
李帷 ;
胡锦丽 ;
刘金城 ;
孙晓红 ;
张秀兰 ;
王雪萍 ;
孙涛 ;
肖海娟 ;
张知非 ;
王伟 ;
曲瑞瑶 ;
李乾构 ;
柯美云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6, (0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