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经济增长工具还是生活方式

被引:4
作者
宁泽群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旅游; 消费; 经济增长;
D O I
10.16255/j.cnki.11-5117c.2014.01.019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作为社会现象的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在某一阶段的特征。这种特征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演化到一个相对更加文明的阶段。它对于人类生命价值的意义在于生存质量的提高和人的自我发展与进化。作为生活方式来说,旅游活动实际上是异地的吃、穿、住、行以及其他各种与生活相关的消费活动。旅游消费几乎会涉及到国民经济最终消费的各个产业的产品。所以,发展旅游业就是发展国民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下)——一个旅游研究的热点 [J].
赵红梅 ;
董培海 .
旅游学刊, 2012, 27 (05) :13-22
[2]   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上)——一个旅游研究的热点 [J].
赵红梅 ;
李庆雷 .
旅游学刊, 2012, 27 (04) :11-20
[3]   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 [J].
徐菊凤 .
旅游学刊, 2011, 26 (10) :21-30
[4]   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意义 [J].
王欣 ;
邹统钎 .
旅游学刊, 2011, 26 (07) :19-23
[6]   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 [J].
张凌云 .
旅游学刊, 2009, 24 (07) :12-17
[7]   关于旅游现象的生存论本质 [J].
张斌 .
旅游科学, 2008, 22 (06) :10-14
[8]   简论孔德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J].
杨深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 (05) :41-46
[9]   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 [J].
张凌云 .
旅游学刊, 2008, (01) :86-91
[10]   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研究 [J].
徐松 .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6, (06) :83-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