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与应变——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再思考

被引:4
作者
方春华
归忆萍
机构
[1] 同济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关键词
毕业设计; 自动化; 教育;
D O I
10.19927/j.cnki.syyt.2005.s1.136
中图分类号
TP1 [自动化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11 ; 071102 ; 0811 ; 081101 ; 081103 ;
摘要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阶段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近年来日益流于形式。事实上,这一困境不单纯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主要应从毕业设计本身找出症结所在。对工科或近工科专业而言,社会需要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研究开发型和工程应用型。针对前者,毕业设计可与学生的创新设计、课程设计相结合,采取灵活的学分计算方式,东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中美国际管理学院提供了一些可借鉴之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工程应用型人材在进行毕业设计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长江大学、五邑大学、东北大学等创造了新的毕业设计模式,使学生具有参与工程实践和实习的足够训练。
引用
收藏
页码:408 / 4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发展产学合作教育 培养新型机械工程人才 [J].
陈关龙 ;
张建武 ;
赵亦希 .
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2) :18-20
[2]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工程和实践 [J].
时铭显 .
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2) :16-18
[3]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J].
熊志翔 ;
康宏佛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 (02) :43-45
[4]   转换教育思维 重读“教育规律” [J].
赵友元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4) :53-56
[5]   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 [J].
朱高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 (01) :4-9
[6]   培养复合型人才与高校改革 [J].
郑国爱 .
东北师大学报, 1994, (03)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