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防治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2
作者
杨之为
李振岐
贾美玲
孙秀芹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2]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88届学生
[3] 89届学生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药剂防治; 计算机应用/防治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损失预测,根据损失的程度,将感病品种分为比较耐病品种、一般感病品种及特别敏感型品种。研制了用普遍率转换病情指数的Inc-Ind模型,认为二者的关系用Weibull模型拟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病害防治指标的确定,以小麦扬花期普遍率低于30%、旗叶始见期在4%时较为适宜。并且根据田间实查的病情推算出病害防治指标的方法,编排了实用的计算机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小麦条锈病产量损失估计 [J].
杨之为 ;
李振岐 ;
雷银山 ;
彭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S1) :26-32
[2]   小麦叶锈病、白粉病和条锈病普遍率与严重度间的关系 [J].
董金琢 ;
曾士迈 ;
马奇祥 .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01) :57-62
[3]   植物病害普遍率与严重度的关系:GompertZ衍生模型 [J].
王振中 ;
林孔勋 ;
范怀忠 .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04) :37-43
[4]   三唑酮防治成株期小麦条锈病的初步研究 [J].
陈扬林 ;
谢水仙 ;
孙永厚 ;
秦海阔 .
植物保护学报, 1984, (04) :241-246
[5]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预测 [J].
季良 ;
阮寿康 .
华北农学报, 1962, (02) :49-58
[6]  
小麦锈病及其防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振岐,商鸿生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