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北大西洋涛动与东亚夏季风年际关系的转变及其可能成因分析

被引:33
作者
左金清 [1 ,2 ]
李维京 [1 ]
任宏利 [1 ]
陈丽娟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2]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北大西洋涛动(NAO); 海温异常(SSTA); 三极子模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的相关分析表明,在1948~2009年期间东亚夏季风(EASM)与前期春季(4~5月)北大西洋涛动(NAO)之间存在显著的年际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即在1970s发生了由正相关到负相关的转变.进一步的合成分析指出,春季NAO与EASM之间年际相关关系的转变,与春季和前期冬季(12~3月)北大西洋海盆尺度的海-气耦合模,即NAO-海温异常(SSTA)三极子耦合模的影响作用密切相关.春季NAO异常对EASM年际变化的影响主要依赖于前者所激发的SSTA三极子模态由春季到夏季的记忆性.然而,该模态不但受到春季NAO的控制,而且还会受到前冬NAO-SSTA三极子耦合模的增强或削弱作用,其中后者的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70s之前,前冬NAO-SSTA三极子耦合模对春季SSTA三极子模态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作用,即前者主要对后者的正位相异常存在显著的削弱作用;在1970s之后,前者对后者正/负位相异常的影响作用均不明显.因此,在春季NAO对称作用与前冬NAO-SSTA三极子耦合模非对称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春季NAO与SSTA三极子模态的年际相关关系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进而引起了春季NAO与EASM的年际相关关系在1970s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84 / 39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梅雨与北极涛动及平流层环流异常的关联 [J].
李崇银 ;
顾薇 ;
潘静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6) :1632-1641
[2]   利用大气环流模式模拟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强迫响应 [J].
李建 ;
周天军 ;
宇如聪 .
大气科学, 2007, (04) :561-570
[3]   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 [J].
沈学顺 ;
木本昌秀 .
大气科学, 2007, (01) :19-27
[4]   北大西洋年际变率的海气耦合模式模拟Ⅰ局地海气相互作用 [J].
周天军 ;
宇如聪 ;
郜永祺 ;
Helge Drange .
气象学报, 2006, (01) :1-17
[5]  
北大西洋年际变率的海气耦合模式模拟II:热带太平洋强迫[J]. 周天军,宇如聪,郜永祺,Helge Drange.气象学报. 2006(01)
[6]   关于东亚夏季风变化及其成因的最近研究进展 [J].
黄荣辉 ;
周连童 ;
陈文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 (01) :55-69
[7]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 [J].
龚道溢 ;
朱锦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2002, (07) :546-549
[8]   江淮入梅的年际变化与前冬环流的联系及其可能成因 [J].
徐海明 ;
何金海 ;
姚永红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9, (02) :246-253
[9]   Increased Tibetan Plateau snow depth: An indicator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nhanced winter NAO and late-spring tropospheric cooling over East Asia [J].
Xin Xiaoge ;
Zhou Tianjun ;
Yu Rucong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 27 (04) :788-794
[10]   How to measure the strength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J].
Wang, Bin ;
Wu, Zhiwei ;
Li, Jianping ;
Liu, Jian ;
Chang, Chih-Pei ;
Ding, Yihui ;
Wu, Guoxiong .
JOURNAL OF CLIMATE, 2008, 21 (17) :4449-4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