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19
作者
魏立亚
何文
项东英
邬冬芳
宁彬
张红霞
田凤兰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造影剂;
D O I
10.13929/j.1003-3289.2008.10.009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门静脉、颈动脉及下肢深静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观察门静脉、颈动脉及下肢深静脉疾病患者63例,其中门静脉栓子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颈动脉狭窄28例,分别观察造影剂增强及血管充盈情况,并与增强CT及DSA对照。结果15例门静脉瘤栓造影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增强,5例血栓无增强,表现为充盈缺损;颈动脉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动脉内-中膜厚度,发现21个造影前未发现的斑块,勾勒出动脉斑块大小及形态。与DSA对照,应用CDFI、超声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部动脉闭塞的敏感性分别为55.6%、55.6%,特异性分别为84.2%、94.7%,准确率分别为75.0%、82.0%。普通超声检查下肢下肢DVT的发现率为47%,超声造影后下肢下肢DVT的发现率为87%。患侧股总静脉造影剂出现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分别为(56.76±11.24)s、(61.43±7.12)s,健侧造影剂出现达峰值时间为(42.46±7.28)s、(51.57±5.79)s,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低回声带宽度为(0.31±0.08)cm,健侧为(0.09±0.0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门静脉栓子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高了颈动脉斑块及静脉栓子的显示率,有助于动脉狭窄程度判断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引用
收藏
页码:1586 / 15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门静脉栓子的超声造影表现 [J].
项东英 ;
何文 ;
宁彬 ;
邬冬芳 ;
张红霞 ;
颜丹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01) :15-17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J].
岳文胜 ;
尹立雪 .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6, (06) :364-367
[3]   颈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造影研究 [J].
邬冬芳 ;
何文 ;
张红霞 ;
田凤兰 ;
胡向东 ;
项东英 ;
宁彬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7, (05)
[4]   Use of ultrasound contrast in the diagnosis of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J].
Ferrer, JME ;
Samsó, JJ ;
Serrano, JR ;
Valenzuela, VF ;
Montoya, SB ;
Docampo, MM .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2000, 31 (04) :73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