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10和PM 2.5危害、治理及标准体系的概况

被引:53
作者
徐映如
王丹侠
张建文
张颖琦
韩若冰
沈俊毅
俞新春
机构
[1]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检验科
关键词
空气中颗粒物; PM 10; PM 2.5;
D O I
10.13329/j.cnki.zyyjk.2013.01.01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按其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大小,可分为PM 10和PM 2.5。其中PM2.5由于可直接进入肺泡、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具有更大危害作用;PM 2.5对心血管系统可以产生毒性作用,心肺疾病的日病死率增加与PM2.5有密切的关系。PM 10和PM 2.5对天气和气候具有危害作用,例如可能降低大气能见度、显著减少日照、改变气温和降水模式、导致雾天增多等。为此,有必要对PM 10和PM 2.5进行监测、治理和控制。分析发现,颗粒物的来源复杂多样,大城市的PM 2.5的主要来源为燃料的燃烧(以煤炭燃烧为主)及机动车尾气。PM 10和PM 2.5污染的治理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多个部门通力协作、加强源头管理。目前,国内主要采用重量法对环境空气PM 10和PM 2.5进行测定,2012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但是缺乏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的支撑,需要深入开展对PM 2.5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为空气质量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Spa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speciated fine particles and mortality [J].
Fuentes, Montserrat ;
Song, Hae-Ryoung ;
Ghosh, Sujit K. ;
Holland, David M. ;
Davis, Jerry M. .
BIOMETRICS, 2006, 62 (03) :855-863
[12]  
An Evolving Issue .2 Sloane,C. S.,White,W. H.,Visibility. Environ. Sci. TechnoL . 1986
[13]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le-bound carcinogenic PAHs and PM10 particulate matter in urban air .2 Menichini E,Monfredini F. Fresenius Environ. Bulletin . 2001
[14]   细微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研究概况 [J].
杨复沫 ;
马永亮 ;
贺克斌 .
世界环境, 2000, (04)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