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坡构造坡折带中的天然气水合物

被引:18
作者
王宏斌 [1 ]
张光学 [2 ]
梁劲 [2 ]
刘学伟 [1 ]
梁金强 [2 ]
龚跃华 [2 ]
郭依群 [2 ]
沙志彬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构造坡折带; 水合物; 构造强度; 温压环境; 模式;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8.02.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构造坡折带是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对盆地充填的可容纳空间和沉积作用可产生重要的影响,构造坡折带和油气资源分布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首次把"构造坡折带"概念引入到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中,认为:构造坡折带是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和赋存的重要构造单元。论文从海底坡降、断层发育以及温压场环境等角度讨论了构造坡折带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控制作用,发现BSR发育位置的海底坡降一般在10×10-2~30×10-2之间;利用论文中设计的相对构造强度的算法计算了南海北部陆坡D区的相对构造强度,发现相对构造强度的次高值区有利于水合物赋存;根据高分辨率地震数据计算的构造坡折带的温压场环境,发现构造坡折带中连续变化的温压场环境能够使游离气运移到适宜的温压场中并形成水合物。在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南海北部陆坡构造坡折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缓坡坡折带——箕状断陷的精华 [J].
方玉斌 ;
刘秋生 ;
刘淑 ;
曹志刚 ;
谢秀祥 .
断块油气田, 2003, (01) :15-17+90
[12]   浅谈构造强度控矿 [J].
关连绪 .
黄金地质, 2002, (04) :1-7
[13]   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 [J].
王英民 ;
刘豪 ;
李立诚 ;
齐雪峰 ;
王媛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3-688
[14]   断陷湖盆隐蔽油藏预测及勘探的关键技术——高精度地震探测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李思田 ;
潘元林 ;
陆永潮 ;
任建业 ;
解习农 ;
王华 .
地球科学, 2002, (05) :592-598
[15]   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成因及成藏特征 [J].
姜秀芳 ;
宗国洪 ;
郭玉新 ;
李传华 ;
向立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2) :143-144
[16]   东庄次凹边缘断层坡折带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J].
杨道庆 ;
赵追 ;
贾曙光 ;
张本书 ;
王继英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3) :14-15+81
[17]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远景 [J].
张光学 ;
黄永样 ;
祝有海 ;
吴必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1) :75-81
[18]   珠江口和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稳定分布的地球化学边界条件及其分布区 [J].
陈多福 ;
姚伯初 ;
赵振华 ;
徐文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73-78
[19]   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J].
姚伯初 .
热带海洋学报, 2001, (02) :20-28
[20]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