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人工林综合密度效应分析

被引:4
作者
玉宝 [1 ,2 ]
王百田 [2 ]
红玉 [3 ]
张占忠 [4 ]
文万荣 [5 ]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3]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4] 山西省临汾市林业局
[5] 山西省吉县国营红旗林场
关键词
刺槐; 油松; 人工林; 密度效应; 晋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晋西刺槐和油松人工林59块样地数据,拟合了其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及平均单株地上生物量的密度效应模型,分析了林分密度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处于初植密度的油松林无林下更新。油松间伐林更新较好,随林分密度增加,更新密度趋于减少。(2)林下死地被物厚度与辛普森、香农多样性指数显著负相关,与生态优势度显著正相关。(3)吉县阴坡油松林,随密度增加,辛普森、香农及均匀度指数均减小,生态优势度增加。间伐林多样性指数明显好于未间伐林。油松间伐林密度与其辛普森、香农多样性指数显著负相关,与生态优势度显著正相关。(4)探讨生态公益林密度效应时,除了用材林密度效应常规指标外,应增加林下更新、林下植物多样性及死地被物厚度等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抚育强度对侧柏人工林林下植物生长的影响 [J].
段劼 ;
马履一 ;
贾忠奎 ;
公宁宁 ;
车文瑞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05) :128-135
[2]   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J].
靳爱仙 ;
周国英 ;
史大林 ;
阎瑾 .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09, (03) :54-57
[3]   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刘勇 ;
李国雷 ;
李瑞生 ;
郭蓓 ;
徐扬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06) :18-23
[4]   黄土丘陵区油松水土保持林生长过程与直径结构 [J].
张光灿 ;
刘霞 ;
周泽福 ;
张淑勇 ;
刘刚 ;
陈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728-734
[5]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刺槐人工林密度与地上生物量效应 [J].
王百田 ;
王颖 ;
郭江红 ;
郑培龙 ;
马丰斌 ;
张华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3) :35-39
[6]   封育次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优势种群竞争密度效应 [J].
吴承 ;
祯洪伟 ;
柳江 ;
陶正明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01) :14-17
[7]   温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比较评述 [J].
王贵霞 ;
李传荣 ;
许景伟 ;
夏江宝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04) :128-133
[8]   杉木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J].
童书振 ;
盛炜彤 ;
张建国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1) :66-75
[9]   黄土高原刺槐林间伐改造研究 [J].
王克勤 ;
王斌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11-15
[10]   人工用材林最优密度控制模型 [J].
黄家荣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1, (01)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