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93
作者
贺志鹏
宋金明
张乃星
徐亚岩
郑国侠
张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重金属; 分布特征; 年际变化; 影响因素; 南黄海; 表层海水;
D O I
10.13227/j.hjkx.2008.05.002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972004年每年1次的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As、Cd、Cu、Hg、Pb、Zn)及有关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2003-10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控制其分布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以及8 a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3-10南黄海表层海水中As、Cd、Cu、Hg、Pb、Z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3、0.078、1.410、.003 6、0.37、6.21μg/L.8 a中重金属除Zn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外,其它元素变化较小.重金属的分布模式与离岸距离有关,即除Pb外,在离岸较远的南黄海中部地区含量较低,而近岸海区则普遍较高,这种分布模式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近海的影响.对于重金属在局部海区的分布,亦存在其它控制因子,如Pb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大,Cd与海水盐度和pH密切相关,Hg受海水中有机碳浓度影响较大,沉积物再悬浮影响着As的浓度与分布,Cu、Zn则典型地受到了径流和排污的影响.8 a海水重金属浓度的均值皆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I)分析2003年6种重金属的叠加生态效应,结果显示海水总的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较可发生重金属生态危害的ERI值小一个数量级,这从重金属的角度说明南黄海海水质量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153 / 11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南黄海秋季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 [J].
郑国侠 ;
宋金明 ;
戴纪翠 ;
王益鸣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3) :109-118
[2]   近海潮间带水体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J].
曹红英 ;
梁涛 ;
王立军 ;
丁士明 ;
丁立强 ;
阎欣 .
环境科学, 2006, (01) :126-131
[3]   南海海水中溶解态铜、铅、锌、镉环境背景值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J].
于涛 .
台湾海峡, 2003, (03) :329-333
[4]   深圳湾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累积过程 [J].
黄小平 ;
李向东 ;
岳维忠 ;
黄良民 ;
李毓湘 .
环境科学, 2003, (04) :144-149
[5]   长江河口悬浮物对几种金属吸附的pH效应附视频 [J].
张恩仁 ;
张经 .
海洋与湖沼, 2003, (03) :267-273
[6]   1984—2000年长江口海域水质重金属浓度分布变化 [J].
王百顺 ;
刘阿成 ;
陈忠阳 .
海洋通报, 2003, (02) :32-38
[7]   1997年北方酷暑、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与东海陆架的温盐度分布 [J].
浦泳修 .
东海海洋, 2002, (03) :1-10
[8]   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对重金属的富集机理 [J].
赵玲 ;
尹平河 ;
Qiming Yu ;
齐雨藻 .
环境科学, 2001, (04) :42-45
[9]  
长江河口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迁移[J]. 陈沈良,周菊珍,谷国传.广州环境科学. 2001(01)
[10]  
长江河口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迁移[J]. 陈沈良,周菊珍,谷国传.广州环境科学.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