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秋季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

被引:58
作者
郑国侠 [1 ]
宋金明 [1 ]
戴纪翠 [1 ]
王益鸣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南黄海; 固碳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2005年10月中下旬对南黄海的调查结果,系统阐述了2005年秋季南黄海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并估算了南黄海和东中国近海初级生产力水平及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分析了控制其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结果表明,南黄海表层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11~2.38 mg/m3,平均浓度为0.66 mg/m3,明显高于50 m层的含量.南黄海表层和次表层叶绿素a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均显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在近岸海域出现显著的高值带,这主要是由于受到陆源输入和沿岸流带来的高营养盐的影响;中部海域的低值区则主要受控于来自东海低营养盐海流的“冲淡”作用.在垂直分布上,叶绿素a最高值基本出现在次表层,与以往发现的该海域次表层溶解氧最大值一致,这显然与南黄海浮游植物及区域水团特性有关.2005年秋季南黄海初级生产力(C)变化在95~1 634 mg/(m2.d),平均为586 mg/(m2.d),其分布趋势显示了海洋初级生产力与海水磷浓度以及水团、海流的关系.应用初级生产力估算的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的结果表明,我国东部近海浮游植物年总固碳量约为222Mt,约占全球近海浮游植物的年固碳量的2.0%,为我国东部近海通过海-气界面总表观碳汇强度每年1 369万t的16.2倍,在不同的海域,浮游植物固碳量是其通过海-气界面总表观碳汇强度的倍数不同(渤海为3.0倍,黄海为6.7倍,东海为81.6倍).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海初级生产力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机制 [J].
李国胜 ;
王芳 ;
梁强 ;
李继龙 .
地理学报, 2003, (04) :483-493
[2]   1998~1999年春秋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叶绿素a浓度及初级生产力估算 [J].
孙军 ;
刘东艳 ;
柴心玉 ;
张晨 .
生态学报, 2003, (03) :517-526
[3]   东、黄海典型海域叶绿素a含量的垂向变化与周日波动 [J].
林学举 ;
黄邦钦 ;
洪华生 ;
王大志 ;
肖天 .
海洋科学, 2002, (11) :57-63
[4]   渤海近岸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研究 [J].
王俊 ;
李洪志 .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1) :23-28
[5]   1998/1999年南极夏季普里兹湾及北部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J].
刘子琳 ;
蔡昱明 ;
陈中元 ;
刘诚刚 ;
朱根海 ;
王小谷 .
极地研究, 2002, (01) :12-21
[6]   2000年秋季黄、东海典型海区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其粒径组成特征 [J].
夏滨 ;
吕瑞华 ;
孙丕喜 .
黄渤海海洋, 2001, (04) :37-42
[7]   黄海冷水域生源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J].
王保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6) :47-54
[8]   渤海水域初级生产力10年间的变化 [J].
吕瑞华 ;
夏滨 ;
李宝华 ;
费尊乐 .
海洋科学进展, 1999, (03) :80-86
[9]   利用叶绿素资料计算初级生产力 [J].
费尊乐 ;
C.C.Trees ;
李宝华 .
黄渤海海洋, 1997, (01) :35-47
[10]   渤、黄、东海初级生产力和潜在渔业生产量的评估 [J].
宁修仁,刘子琳,史君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3) :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