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水稻品种叶片及产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被引:8
作者
陈伟栋,顾信媛,陈志强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水稻;叶片;产量,因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因子分析表明,早晚稻高产品种理想叶片模型基本相同,即叶片直立,长而窄。这种叶片模型对于早稻尤其适合。在理想公因子中,稻谷产量及生物学产量都有很大的权重,说明二者有很大的相关性,高的稻谷产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物学产量的基础上。生物学产量增加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具有一定的株高,因株高在高产公因子中也占有较大的权重。早造品种在晚造翻秋种植,其产量有减少的趋势,其理想因子得分也相对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高产早稻品种理想型性状的研究 [J].
周清明 ;
康春林 ;
尹大德 ;
蒋佐昇 ;
伏军 ;
李娟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1) :30-36
[2]   籼稻经济性状遗传通径分析和选择指数的探讨附视频 [J].
陆根尧 .
浙江农业科学, 1986, (03) :107-109
[3]   水稻理想株形育种的理论和方法初论 [J].
杨守仁 ;
张龙步 ;
王进民 .
中国农业科学, 1984, (03) :6-13
[4]   水稻产量性状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 [J].
廖佩言 ;
刘景西 .
作物学报, 1983, (02) :117-122
[5]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马育华 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6]  
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张尧庭;方开泰著;.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