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更强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7
作者
任海云 [1 ,2 ]
冯根福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上市公司; 技术创新; 企业集团性质; 外部市场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大多数中国企业集团没有整体上市,因此,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附属集团的上市公司与独立的上市公司并存。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集团通常被看作是对外部不完善的制度和市场的替代,那么,附属企业集团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企业集团对附属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与企业集团的性质、外部金融及法律等市场环境发展水平有关?采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集团在技术创新中的正面效应发挥不好,附属企业集团尤其是附属民营企业集团,不利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而且,外部金融和法律环境越差,企业集团对附属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负面作用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张先治 ;
王兆楠 .
财经问题研究, 2017, (10) :63-71
[2]   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赵志耘 .
中国软科学, 2016, (09) :1-6
[3]   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融资歧视和内部人控制的一般均衡视角 [J].
钱雪松 .
会计研究, 2013, (10) :43-50+96
[4]   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中国三峡集团的案例研究 [J].
王化成 ;
曾雪云 .
管理世界, 2012, (12) :155-168+185
[5]   集团控制是否损害上市公司价值——最终控制人和市场化进程的双重视角 [J].
郑国坚 ;
曹雪妮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2) :189-199
[6]  
掏空、支持与资本投资——来自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 刘星,代彬,郝颖. 中国会计评论. 2010(02)
[7]   控股股东内部市场的形成机制研究 [J].
郑国坚 ;
魏明海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9 (05) :193-199
[8]   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及其经济后果——基于明天科技的案例研究 [J].
许艳芳 ;
张伟华 ;
文旷宇 .
管理世界, 2009, (S1) :103-109+133
[9]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证据 [J].
邵军 ;
刘志远 .
会计研究, 2008, (04) :47-53+94
[10]   Business Group Affiliation and R&D [J].
Guzzini, Enrico ;
Iacobucci, Donato .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14, 21 (01)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