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结构的形成:1955—1978年地方分权与地方工业的兴起

被引:12
作者
白惠天
周黎安
机构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
关键词
地方分权; M型结构; 地方工业;
D O I
10.16513/j.cnki.cje.2018.02.001
中图分类号
F429 [中国工业经济史];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本文实证考察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历次经济分权的特征和趋势,以及经济分权对地方工业兴起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从1955年至1978年,虽然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几经"放权—收权"循环,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分权以不可逆的方式朝着有利于地方的方向倾斜,这个趋势在地—县分权关系中表现尤为明显。回归分析表明,省内经济分权显著刺激了地方工业企业的进入,其影响主要发生在净上解省,而在净补贴省则不明显。进一步的考察发现,中国的地方工业在前30年若干次分权浪潮之下经历了一个地理上和产业上不断分散的过程。初步的证据揭示地方工业的分散与地方分权有着密切关联。综合这些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分权与地方工业的兴起、地方工业的分散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改革开放之初所面临的M型结构。最后,我们考察了计划经济时期地方分权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发现地方分权对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乃至于当前的地区经济发展均产生了持续性的正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2
页数:4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ublic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Zhang, T ;
Zou, HF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8, 67 (02) :221-240
[12]  
New trade theories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EU: a survey of evidence.[J].M Amiti.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8,
[13]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er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7, 4
[14]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GEOGRAPHY [J].
KRUGMAN, 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03) :483-499
[15]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Z]..中国统计出版社.1950-1985,
[16]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M].周黎安.格致出版社.2017,
[17]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人民出版社.2013,
[18]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9]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薄一波; 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0]  
中国工业五十年.[M].石万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