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构造热事件对高煤阶煤层气富集的控制

被引:37
作者
王红岩 [1 ]
万天丰 [2 ]
李景明 [3 ]
赵群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工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构造热事件; 高煤阶; 煤层气; 渗透率; 含气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高煤阶含煤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影响,使高煤阶煤层气藏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通过对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层气藏的实例进行剖析,从煤层的热演化程度,煤系地层的方解石脉、石英脉体中的包裹体温度和压力,磷灰石、锆石的裂变径迹古地温分析,中生代火成岩的同位素年龄,岩浆活动产生的大地热流值方面证明了构造热事件的存在。结合煤岩的热解实验分析发现,构造热事件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环境促使煤层的生烃,提高了煤层的吸附能力,使沁水盆地煤层的含气量比美国同期形成的黑勇士盆地煤层含气量高5~13m3/t,岩浆侵入产生的温度变化是沁水盆地煤层气含气量欠饱和的原因之一,高温高压的地层环境改善了煤层的物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64 / 3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Aqueous suspension of anise “Pimpinella anisum” protects rats against chemically induced gastric ulcers [J].
Ibrahim A Al Mofleh ;
Abdulqader A Alhaider ;
Jaber S Mossa ;
Mohammed O Al-Soohaibani ;
Syed Rafatullah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7, (07) :1112-1118
[2]   煤层气藏成藏过程研究 [J].
李景明 ;
王勃 ;
王红岩 ;
刘飞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37-39+163
[3]   沁水盆地大地热流与地温场特征 [J].
孙占学 ;
张文 ;
胡宝群 ;
潘天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130-134
[4]   沁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J].
任战利 ;
肖晖 ;
刘丽 ;
张盛 ;
秦勇 ;
韦重韬 .
科学通报, 2005, (S1) :87-92
[5]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 [J].
姜波 ;
秦勇 ;
琚宜文 ;
王继尧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5) :564-569
[6]   煤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 [J].
钟玲文 .
地球科学, 2004, (03) :327-332+368
[7]   岩浆活动对煤层气的成藏作用 [J].
张振文 ;
蒋福兴 ;
王慧敏 .
中国煤炭, 2002, (08) :36-38+5
[8]   华北煤变质作用对煤含气量和渗透率的影响 [J].
杨起 ;
汤达祯 .
地球科学, 2000, (03) :273-277+333
[9]   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 [J].
任战利 ;
赵重远 ;
陈刚 ;
王世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1) :48-50
[10]   煤系脉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山西南部高煤级煤区域热变质成因探讨 [J].
桑树勋 ;
秦勇 ;
宋党育 ;
曾勇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7, (04)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