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中的目标传递与政府行为选择

被引:5
作者
聂强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政府行为; 激励不相容;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07.10.053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对于造林目标选择、传递、演进提供解释框架,分析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可能的偏差及来源。通过建立双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人工林质量降低主要来自于工程实施中的激励不相容。通过地方政府禀赋价值与市场价格变动的分析,提出林业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科技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质量标准的模糊使工资契约出现了激励不相容,弱化了地方政府造林质量努力的动机。对建立活立木市场、推行生态购买等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退耕还林前期阶段的合作生产博弈 [J].
聂强 .
商业研究 , 2006, (20) :30-34
[3]   退耕还林政策的激励机制缺陷 [J].
刘燕 ;
周庆行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108-111
[4]   退耕还林,粮食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J].
陶然 ;
徐志刚 ;
徐晋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6) :25-38+204
[5]   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 [J].
王小龙 .
经济研究, 2004, (04) :107-116
[6]   关于甘肃、内蒙古两省(区)退耕还林还草问题的考察报告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退耕还林还草课题组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09) :40-45
[7]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调研报告[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周生贤,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