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兼容性激励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5
作者
陈建国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兼容性激励机制; 环境治理; 经济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对天生的矛盾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推动地方政府和企业采取兼顾环境和经济的行为选择是这一难题在现实中的体现。本文从制度理论出发,提出理解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兼容性激励机制。主要选择山西省在环境治理新政的典型案例对兼容性激励机制在协调环境与经济方面的作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只要设计了恰当的制度,形成相融合的激励机制,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可以协调发展。山西的经验虽只来自一个地方,其所针对的问题却是普遍的,因而对于其他地方环境治理的政策选择具有借鉴意义。对单一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完整地分析兼容性激励机制的作用过程和结果是本文的特色,但这可能会对外部效度产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0+124 +1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式分权下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J].
皮建才 .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06) :10-14
[2]   地方环境监管困境解释——政治激励与财政约束假说 [J].
张凌云 ;
齐晔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3) :93-97
[3]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 [J].
张红凤 ;
周峰 ;
杨慧 ;
郭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14-26+67
[4]   广东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实绩考核制度的实践及其完善 [J].
王玉明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2) :21-25
[5]   “绿色GDP”在干部考核中的适用性分析 [J].
齐晔 ;
张凌云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12) :26-30
[6]   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计量分析 [J].
邢秀凤 ;
刘颖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58-61
[7]   政府作为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J].
孙长学 .
经济体制改革, 2006, (01) :31-34
[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J].
曹新 .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2) :60-64
[10]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 [J].
张嫚 .
财经问题研究, 2001, (05)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