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游地区区域蒸散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7
作者
金晓媚
梁继运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遥感; 表面能量平衡系统; 蒸散; 耗水量; 张掖;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03.010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表面能量平衡系统是应用卫星对地观测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资料,结合实测气象数据或大气模式输出数据,根据表面能量平衡原理估算不同尺度的地表大气湍流通量,从而估算地表相对蒸散的一种方法。本文将水文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对张掖盆地1990-2004年间的区域蒸散量进行了估算,评价了区域蒸散的年际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掖盆地的区域蒸散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这种增长趋势与黑河中游莺落峡、正义峡间的耗水量增加,张掖地区人口、GDP的增长及农田用地的增加有着良好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近35a来黑河干流中游平原区陆面蒸散发的变化研究 [J].
程玉菲 ;
王根绪 ;
席海洋 ;
王军德 .
冰川冻土, 2007, (03) :406-412
[2]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过程的模拟研究 [J].
刘树华 ;
于飞 ;
刘和平 ;
张称意 ;
梁福明 ;
王建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59-366
[3]   干旱区人工绿洲间作农田蒸散研究 [J].
吴锦奎 ;
丁永建 ;
王根绪 ;
山崎佑介 ;
田隆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9) :16-20
[4]   黑河中游张掖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分析 [J].
孟宝 ;
张勃 ;
张华 ;
丁文晖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3) :94-99
[5]   黑河流域山区植被带草地蒸散发试验研究 [J].
宋克超 ;
康尔泗 ;
金博文 ;
张智慧 .
冰川冻土, 2004, (03) :349-356
[6]   黑河干流山区流域月蒸发力计算模型 [J].
陈仁升 ;
康尔泗 ;
杨建平 ;
王书功 .
水文, 2002, (06) :5-10
[7]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J].
田庆久 ;
闵祥军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4) :10-16
[8]   NOAA/AVHRR数据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J].
沈志 .
干旱环境监测, 1997, (02) :98-103+127
[9]   Remote sensing of land use and vegetation for mesoscale hydrological studies [J].
Su, Z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0, 21 (02) :213-233
[10]  
Aggregation effects of surface heterogeneity in land surface processes[J] . Su Z.,Pelgrum H.,Menenti M..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 1999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