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对黄海中、古生界地质构造及油气远景的新认识
被引:54
作者:
冯志强
姚永坚
曾祥辉
王群
王嘹亮
陈强
易海
金华锋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来源:
关键词:
黄海;
中生界;
古生界;
地质构造;
油气远景;
新认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我国近海陆架上 ,黄海海域虽经 2 0多年的勘探 ,但迄今尚未发现油气田。近两年来新一轮大调查所获多道地震资料显示 ,北黄海在印支 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背景上 ,分布着 4个中、新生代坳陷 ,最大沉积厚度 80 0 0m ,其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厚 6 0 0 0m ,是坳陷中主要的生储油层 ;局部构造类型主要为断块、断背斜、潜山及反转背斜等 ,具有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潜力。南黄海是下扬子后加里东台地的主体 ,于中部隆起区及其两侧 ,广泛分布着厚度大于 5 0 0 0m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海相地层 ;中生代以来 ,在中部隆起区南侧发育了黄南断陷盆地 ,可与苏北盆地对比 ;在中部隆起区北侧形成了黄北前陆盆地。黄北前陆盆地面积约 4万km2 ,古生界及中、新生界沉积总厚可达 15 0 0 0m ,拥有海相及陆相多层系、多类型的成藏系统 ,局部构造类型多 ,晚期成藏条件好 ,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潜力 ,是本区最有远景的战略勘探区。应加强对中部隆起区的研究 ,以期在断块及非构造圈闭油气田方面有所发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