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盐渍化草甸土有机质及微团聚体组分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周连仁
国立财
于亚利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盐渍化草甸土; 秸秆还田; 微团聚体;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12.08.026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水、肥的保蓄与释供能力及与此有关的自动调节性能。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是产生所述功能的物质基础。以肇州的盐渍化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针对盐渍化草甸土理化性质不良、土壤肥力低下,进行秸秆还田培肥试验,研究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盐渍化草甸土有机质和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之后,有机质含量增加,1~0.25、0.25~0.05 mm的微团聚体含量呈现上升态势,其中,施用有机肥的处理效果极显著(P<0.01);0.05~0.01 mm的微团聚体含量呈现下降态势,一半秸秆还田+有机肥+分解菌的处理效果最显著(P<0.01);微团聚体含量(<0.01 mm)变化有增有减。有机质的含量与微团聚体组分呈显著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Long-term effect of fertilizer and manure application on soil-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soil fertility under the wheat–wheat–maize cropping system in northwest China [J].
Yong-Zhong Su ;
Fang Wang ;
Dong-Rang Suo ;
Zhi-Hui Zhang ;
Ming-Wu Du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6, 75 :285-295
[2]  
中国土壤肥力.[M].沈善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土壤肥力学概论.[M].周呜铮 编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  
土壤学.[M].朱祖祥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5]   不同还田方式下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规律研究 [J].
迟凤琴 ;
匡恩俊 ;
宿庆瑞 ;
张久明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1 (02) :60-65
[6]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2010, 02
[7]   早籼稻籽粒灌浆动态与稻米垩白形成关系的研究 [J].
蔺万煌 ;
萧浪涛 ;
吴顺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1) :13-16+23
[8]   稻麦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研究 [J].
钱宏兵 ;
韩春贵 ;
钱存进 ;
严桂珠 .
土壤肥料, 1998, (02) :26-28
[9]   不同有机物料在黑土中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研究 [J].
迟凤琴,宿庆瑞,王鹤桥 .
土壤通报, 1996, (03) :124-125
[10]   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退化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 [J].
张为政 .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01) :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