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朝阳沟阶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源分析与油气运移模式

被引:7
作者
张雷
卢双舫
王伟明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扶余—杨大城子油层; 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模式; 生物标志化合物; 朝阳沟阶地;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系统对比分析了朝阳沟阶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原油与三肇凹陷及朝阳沟阶地青山口组一段源岩的关系,表明朝阳沟阶地扶余油层有两个主要油源,即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与朝阳沟本地区青一段源岩,且两者对扶余油层的贡献量可能基本相同。朝阳沟地区杨大城子油层原油与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与朝阳沟青一段源岩亲缘关系不明显。这与朝阳沟阶地源岩超压值相对较小、导致油气下排距离浅、进入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气量较小相符。在油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裂和砂体分布等各种地质条件,将朝阳沟阶地油气运移模式分为远源长距离侧向运移和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两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60 / 5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碳酸盐岩油源岩有机质丰度分级评价标准 [J].
薛海涛 ;
王欢欢 ;
卢双舫 ;
钟宁宁 .
沉积学报, 2007, (05) :782-786
[2]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 [J].
邹才能 ;
贾承造 ;
赵文智 ;
陶士振 ;
谷志东 ;
侯启军 ;
赵占银 ;
宋立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25-130
[3]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垂向运移及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 [J].
付广 ;
杨丰平 ;
孟庆芬 ;
杜春国 .
海洋石油, 2004, (03) :14-20
[4]   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定量研究 [J].
付广 ;
吕延防 ;
杨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4) :295-298+265
[5]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石油运移方式 [J].
霍秋立 ;
冯子辉 ;
付丽 ;
刘世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3) :3-5
[6]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J].
侯读杰 ;
王铁冠 ;
孔庆云 ;
冯子辉 ;
黄福堂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40-42+46+6
[7]   三肇地区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源与油气运移模式探讨 [J].
谭保祥,侯德艳,林景晔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5, (01) :5-8+75
[8]   朝阳沟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探讨 [J].
冯子辉,李景坤,要丹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4, (04) :23-26+76
[9]  
大庆长垣及以东已开发区扶杨油层石油富集规律再认识 .2 卢双舫.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