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武当地块基性岩席群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8
作者:
胡健民
孟庆任
马国良
张森琦
高殿松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长安大学,西安,北京,北京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基性岩席群;
底侵作用;
伸展构造;
武当地块;
秦岭造山带;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2.04.004
中图分类号:
P588.124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侵位于武当地块内部的大量的板状变基性侵人体近年来一直被认为是800Ma左右发生的扬子古大陆裂解的重要依据。然而作者在武当地块北缘与西南部所做的1:5万地质填图以及相应的构造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它们与武当地块顺层伸展滑脱构造主滑脱面之顺层韧性—韧脆性变形带有密切的空间关系,是被褶皱了的岩席群。最新获得的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01~407Ma,结合已有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并考虑到邻区同时代碱性岩浆的侵位,作者认为,这套基性岩席群代表了泥盆纪时南秦岭地区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上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并因此导致南秦岭上部地壳的伸展减薄。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