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流层顶气压场和温度场的时空演变结构特征

被引:20
作者
王卫国 [1 ]
樊雯璇 [1 ]
吴涧 [1 ]
孙绩华 [2 ]
袁敏 [1 ]
杨茜 [1 ]
王颢樾 [1 ]
机构
[1]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2]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对流层顶; 气压场; 温度场;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季节变化; 时空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48~2004年共57年的对流层顶气压场和温度场资料,对全球对流层顶平均温压场的空间分布结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热带对流层顶和极地对流层顶的平均气压场的空间位置和热状况大致吻合,并存在空间波动性,两半球对流层顶的温压场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②对流层顶的纬向气压与温度距平场都具有不同尺度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两极地区对流层顶的温压场最不稳定,两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时间演变尺度存在明显差异.对流层顶断裂带及其对应温度的时空波动存在反位相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温度出现突变现象,此时对流层顶断裂带迅速向南部空间移动;③不同季节对流层顶的温压场都将进行空间结构的调整,两者之间存在着季节变化的协调性,但北半球较南半球的演变过程复杂;④对流层顶温压场纬向距平的季节变率可划分为5个位相不同的时空波动区域,构成了气压场和温度场的经向型相关结构.北极地区气压场变化有超前于温度场变化的趋势,对流层顶断裂带的温度季节变化存在着双峰波动结构.冬半年断裂区的地理位置较夏半年稳定,气压场和温度场的最大季节变程均发生在南极.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5+177 +1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及邻近地区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变化与辐射影响的研究 [J].
王卫国 ;
吴涧 ;
刘红年 ;
郭世昌 ;
陈新梅 ;
罗燕 .
大气科学, 2005, (05) :734-746
[2]   中国西南上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结构特征 [J].
王卫国 ;
罗燕 ;
陈鲁言 ;
陈尊裕 ;
吴涧 ;
陈新梅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315-319
[3]   对流层顶变化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臭氧分布的影响 [J].
李国辉 ;
吕达仁 ;
X.X.Tie .
空间科学学报, 2003, (04) :269-277
[4]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上空平流层-对流层之间大气的质量交换 [J].
丛春华 ;
李维亮 ;
周秀骥 .
科学通报, 2001, (22) :1914-1918
[5]   大气臭氧层变化与南亚高压活动关系的探讨 [J].
苏绍基 ;
王卫国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293-296+301
[6]   南极对流层-平流层下部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J].
葛玲 ;
梁佳兴 ;
陈毅良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1) :47-53
[7]   臭氧层季节变化与对流层顶的关系 [J].
王卫国 ;
秦芳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S1) :29-34
[8]   大气臭氧层的垂直分布及其变化的研究 [J].
王卫国 ;
郭世昌 ;
杨利群 .
地球物理学报, 1990, (06) :639-646
[9]  
对流层顶气候学[M]. 气象出版社 , (苏)马霍韦尔(Маховер,З.М.)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