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被引:1
作者
栗艳芳
孔路科
机构
[1] 晋城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不合格标本; 原因; 改进; 分析前质量控制;
D O I
10.19435/j.1672-1721.2018.01.057
中图分类号
R446 [实验室诊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不合格标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利用实验室LIS系统,统计我院检验科2016全年不合格标本数量,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524 119例标本中有642例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0.12%;脂血和溶血居不合格原因前两位,分别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42%和28%;送检不合格标本最多的科室为急诊科,其次为普外科和ICU,其中送检脂血标本最多的科室为普外科,送检溶血标本最多的是儿科。结论加强与临床医护的沟通,同时不断完善分析前阶段的各个流程,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乳糜血液对抗-HCV检测结果的影响 [J].
张志红 ;
甄志军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14) :1959-1960
[2]   聚乙二醇4000处理脂血后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J].
刘万彬 ;
隆维东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04) :504-506
[3]   高脂血和高白细胞因素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干扰校正分析附视频 [J].
徐龙强 ;
隋静 ;
于维林 ;
刘梦阳 ;
王锡波 ;
李胜军 .
检验医学, 2008, (05) :488-490
[4]   高血脂、肝素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干扰机制的探讨 [J].
郭华国 ;
桂瑞丰 ;
汪宏 ;
彭琳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7, (01)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