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两个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被引:10
作者
刘振辉
孔杰
石拓
刘萍
孟宪红
庄志猛
邓景耀
不详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青岛
[2] 黄海水产研究所育种室!青岛
关键词
中国对虾; RAPD技术;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348 [数量遗传学(生物统计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对虾中国黄渤海沿岸种群 (HB)和朝鲜半岛西海岸种群 (PK)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 .2 0个随机引物 (OPD系列 )在二个种群中都扩增出 148条DNA片段 ,其中多态性片段数分别为 5 4条和6 5条 ,多态性片段的比例分别为 36 .49%和 43.92 % ,种群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 0 .1981和 0 .2 375 .实验表明 ,中国对虾朝鲜半岛西海岸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要比中国黄渤海沿岸种群高 ,但二个种群都处于较低的遗传变异水平 .由此显示 ,中国对虾的种质资源须进行科学管理与保护 .图 1表 2参 10
引用
收藏
页码:440 / 4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日本对虾野生种群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标记研究附视频 [J].
宋林生 ;
相建海 ;
李晨曦 ;
周岭华 ;
刘保忠 ;
刘瑞玉 .
海洋与湖沼, 1999, (03) :261-266
[2]  
渤黄海的对虾及其资源管理[M]. 海洋出版社 , 邓景耀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