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的新进展——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内源性神经再生

被引:9
作者
谢鸿宇
吴毅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抑郁症; 治疗作用; SGZ; 忧郁症; 情感性精神病; 神经再生; 海马齿状回; 颗粒细胞; 内源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脑疾病。从其发病特点上来看,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负担、高自杀、易复发、易自残的常见精神疾病,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0%—20%,时点患病率为2%—5%。保守估算,全世界有1.2—2亿患者,我国至少有2500万抑郁症患者[1]。WHO的全球疾病医疗负担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负担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跨颅电刺激对大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J]. 郭进,王东丽,李发荣,田振军.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0(01)
[2]   抑郁症与正常人静息态脑功能变化对照研究 [J].
谭俊华 ;
姚志剑 ;
韩颖琳 ;
王丽 ;
刘海燕 ;
李宗鸿 ;
刘文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 19 (06) :361-363
[3]   电针对抑郁症大鼠海马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J].
符文彬 ;
刘健华 ;
白艳甫 ;
张鹏 ;
叶家盛 ;
樊凌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 (23) :3038-3042
[4]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J].
许云 ;
刘文 ;
梅刚 ;
马清 ;
李海林 ;
陈宁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 19 (04) :227-229
[5]   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海马及杏仁核体积的MRI研究 [J].
陈宇 ;
徐坚民 ;
冯敢生 ;
吴明祥 ;
孙国平 ;
李莹 ;
龚静山 ;
饶梓彬 ;
陈文娇 .
放射学实践, 2009, (06) :603-606
[6]   脑室注射BDNF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前体细胞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表达的影响 [J].
田竞 ;
杨忠 ;
吴喜贵 ;
殷烈虎 ;
李学成 ;
陆地 ;
蒋渝 ;
吴红辰 .
免疫学杂志, 2009, (03) :353-356
[7]   静息态下复发抑郁症患者海马的功能连接 [J].
王丽 ;
姚志剑 ;
卢青 ;
刘海燕 ;
滕皋军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 19 (02) :73-76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新进展[J]. 罗和春,钱瑞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3)
[9]  
电针对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的影响:磁共振研究[J]. 段冬梅,图娅,陈利平,吴整军.中国针灸. 2009(02)
[10]   正常与抑郁症成人女性海马体积的磁共振研究 [J].
李月峰 ;
姜平 ;
王冬青 ;
尉传社 ;
李国海 ;
赵亮 ;
朱习文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 27 (01) :6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