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抑或“背景”:再谈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论”——媒介环境学经典理论重访之一

被引:8
作者
姚文苑 [1 ]
胡翼青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高级研究院
关键词
麦克卢汉; 热媒介; 冷媒介; 外观—背景; 居间性;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23.02.007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论”自诞生起便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议和误解,大部分争议将这一概念视为分类标准,没能在麦氏的理论脉络中进行贯通式的思考,因而流于表面和片面。通过勾连“冷热媒介论”与麦氏的不同学术片段,本文发现这一观点蕴含了“将媒介视为背景”而不强调“媒介作为外观”的深层意蕴。作为“背景”的媒介观远远超前于传统的工具论媒介观并因此引发争议。从当下媒介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背景”的媒介观强调了作为环境的媒介,却忽略了不同事物之间的连接、交转与调节,因而受到居间性媒介观的挑战。媒介的居间性和背景性之争显示了当代媒介理论快速的理论扩张所带来的学术认同上的混乱。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媒介生态学的进路:概念辨析、价值重估与范式重构 [J].
胡翼青 ;
李璟 .
新闻大学 , 2022, (09) :1-13+117
[2]   信息维度:理解冷热媒介的认知转向 [J].
白旭晨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 44 (09) :26-32
[3]   北美媒介环境学在中国的选择性译介及学术盲点——以麦克卢汉和哈弗洛克为例 [J].
朱豆豆 ;
王淑花 ;
高慧敏 .
国际新闻界, 2022, 44 (08) :111-128
[5]   延伸:麦克卢汉的“身体”——重新理解媒介 [J].
黄旦 .
新闻记者, 2022, (02) :3-13
[6]   作为媒介性的可供性:基于媒介本体论的考察 [J].
胡翼青 ;
马新瑶 .
新闻记者, 2022, (01) :66-76
[7]   “在媒介之世存有”:麦克卢汉与技术现象学 [J].
戴宇辰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 25 (10) :82-96+127
[9]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悖论:基于“清晰度”与“心理参与”的研究 [J].
张景云 .
国际新闻界, 2011, 33 (05)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