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粳型杂交稻的生长分析

被引:2
作者
段红平
师常俊
彭艳琼
符俊惠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技术学院!昆明
关键词
粳型杂交稻; 生长分析; 滇中;
D O I
10.13605/j.cnki.52-1065/s.1999.05.008
中图分类号
S511.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4 个粳型杂交组合和1 个常规稻的生长分析认为:粳型杂交稻在滇中昆明地区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关键是要提高结实率和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粳型杂交稻分蘖力强,前期生长迅速、穗大粒多,穗部干物质积累起步早而持续时间长,灌浆速度慢。杂交组合的大田期平均RGR 一般大于常规稻;生育后期RGR、NAR 较低是结实率不高的原因之一。粳型杂交稻是以较大LAR 获得高产的;一般应在分蘖盛期和齐穗后16 d 内形成两个CGR 的峰值。粳型杂交稻在栽培技术上要求培育壮秧、适时早栽,培肥大田,施足中层肥和早追分蘖肥;加强中后期的肥水管理,注重后期的养根保叶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粳型杂交稻超高产光合生产研究 [J].
段红平,洪汝科,师常俊,秦德林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251-257
[2]   籼粳杂交水稻榆杂29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J].
李铮友 ;
陈丽娟 ;
张树华 ;
黄大军 ;
王樨 ;
师常俊 .
杂交水稻, 1996, (05) :11-13
[3]   榆杂29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J].
段红平 ;
师常俊 ;
洪汝科 ;
王樨 ;
李铮友 .
杂交水稻, 1996, (05) :27-28
[4]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 Ⅱ.干物质生产特性 [J].
洪植蕃 ;
林菲 ;
庄宝华 ;
朱朝枝 ;
杨居钿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92, (02) :129-136
[5]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群体干物质生产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J].
蔡建中 ;
王余龙 ;
何杰升 ;
邹来福 ;
邹德和 ;
袁汉根 ;
倪加宏 ;
朱红文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9, (04) :9-12
[6]  
作物生理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张宪政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