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7年登陆台风中闪电活动与降水特征

被引:20
作者
王艳 [1 ,2 ]
郑栋 [1 ]
张义军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2]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台风; TRMM卫星; 闪电;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TRMM卫星LIS,PR和TMI资料,对2000—2007年41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中闪电活动和降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中的闪电活动整体较弱,相对而言,外雨带中的闪电活动最强,其次是眼壁,内雨带最弱,而眼壁的闪电密度最大。闪电活动沿台风径向有两个明显的高值区,主峰出现在距台风眼375 km的外雨带,次峰出现在距台风眼55 km的眼壁和内雨带相交的边界附近。台风中对流云降水面积远小于层云降水面积,其中外雨带中的对流云降水面积最大,其次是眼壁,内雨带最小;但对流降水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与层云相当。眼壁和内雨带中的对流云和层云的降水回波平均高度都小于外雨带。分析表明:TMI观测到的85.5 GHz极化修正亮温(TPC85.5)越低,闪电发生概率越大,外雨带具有最低的TPC85.5。有、无闪电发生区域的平均6 km高度雷达反射率因子和TPC85.5差异明显。台风区域内,闪电活动位置对应的平均6 km雷达回波强度普遍大于20 dBZ,而无闪电发生位置普遍低于30 dBZ。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北京地区雷暴过程闪电与地面降水的相关关系
    郑栋
    张义军
    孟青
    吕伟涛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3) : 287 - 297
  • [2] 雹暴的闪电活动特征与降水结构研究
    冯桂力
    郄秀书
    袁铁
    牛淑贞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1) : 123 - 132
  • [3] 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技术的发展
    陈联寿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 672 - 681
  • [4]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张义军
    周秀骥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 829 - 834
  • [5] 闪电探测技术发展和资料应用
    张义军
    孟青
    马明
    董万胜
    吕伟涛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 611 - 620
  • [6] 用TRMM/LIS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闪电活动
    戴建华
    秦虹
    郑杰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 728 - 736
  • [7] 热带测雨卫星对淮河一次暴雨降水结构与闪电活动的研究
    郑媛媛
    傅云飞
    刘勇
    朱红芳
    姚秀萍
    谢亦峰
    宇如聪
    [J]. 气象学报, 2004, (06) : 790 - 802
  • [8] 1997/1998ElNio期间中国南部闪电活动的异常特征
    马明
    陶善昌
    祝宝友
    吕伟涛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9) : 873 - 881
  • [9] 我国热带气旋研究十年进展
    陈联寿
    孟智勇
    [J]. 大气科学, 2001, (03) : 420 - 432
  • [10]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陈联寿,丁一汇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