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构造层序划分及盆地演化

被引:33
作者
林良彪
陈洪德
胡晓强
纪相田
姜平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构造层序; 盆地演化; 上三叠统; 川西前陆盆地;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1 [三叠纪(系)];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三叠世是四川盆地演化的重要时期。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运用构造层序地层学的思路和方法,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界面、层序划分和层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可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1)上三叠统与中、下三叠统之间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2)须二段与小塘子组的分界面;3)须三段与须四段之间的次级构造不整合面;4)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根据层序界面的发育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每个层序以最大湖泛面为界,划分为盆地扩张体系域(BE)和盆地收缩体系域(BW)2个体系域。晚三叠世四川盆地的演化主要是川西前陆盆地的演化,其中TS1为边缘前陆盆地演化阶段;TS2为川西前陆盆地形成阶段,龙门山逆冲推覆体开始逆冲推覆;TS3为川西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逆冲褶皱成山,使得整个四川盆地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构造运动是控制晚三叠世四川盆地演化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1]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D]. 林良彪.成都理工大学. 2005
  • [12]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与天然气勘探[M]. 地质出版社 , 汪泽成等著, 2002
  • [13] 中国西部大型盆地分析及地球动力学[M]. 地质出版社 , 许效松等著, 1997
  • [14]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郭正吾等著, 1996
  • [15] 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刘树根著, 1993
  • [16] 中国石油地质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四川油气区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 1989
  • [17] 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古生物[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古生物编写组 编, 1984
  • [18] 断陷盆地构造作用与层序样式
    解习农
    任建业
    焦养泉
    葛立刚
    [J]. 地质论评, 1996, (03) : 239 - 244
  • [19] 东北区早白垩世同裂谷期构造-层序地层特征
    窦立荣
    李建忠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3) : 7 - 13+125
  • [20]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刘树根,童崇光,罗志立,戴苏兰,庞家黎,张国政,何军
    [J]. 天然气工业, 1995, (02) : 11 - 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