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华北地台中生代超变质作用与地幔热柱作用

被引:13
作者
李红阳,侯增谦,王国富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河北地质学院
关键词
中生代超变质作用,地幔热柱作用,构造-岩浆活化,金矿成矿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通过冀西北、胶东等金矿富集区“太古宙”高级变质地体中生代金矿化、变质核杂岩构造、花岗岩、碱性岩等问题的讨论,认为中生代强烈而广泛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流变“片麻岩”化等超变质作用,是华北地台太古宙高级变质地体变质程度深、同一地质体同位素年龄数据相差悬殊、中生代强烈岩浆活动等异常地质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既是华北地台活化的重要深部地质作用,亦是深部“去根作用”的具体体现。而中生代地幔热柱作用又是用变质作用、变质核杂岩构造、金矿成矿作用的深部机制,也是华北地台中生代活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地幔热柱的多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以冀北地区为例 [J].
牛树银 ;
李红阳 ;
孙爱群 ;
罗殿文 ;
叶东虎 ;
王金锁 .
矿床地质, 1996, (04) :11-20
[2]   试论冀西北金银多金属矿产富集区地幔热柱及其成矿制约 [J].
李红阳,闰升好,王金锁,牛树银,张建珍,杨秋荣 .
地球学报, 1996, (04) :401-412
[3]   山东半岛的地体构造及金矿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 [J].
卢冰 ;
胡受奚 ;
周顺之 ;
赵乙英 ;
徐兵 ;
季海章 .
地质论评, 1995, (01) :7-14
[4]   中国东部岩石圈根/去根作用与大陆“活化”──东亚型大陆动力学模式研究计划 [J].
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罗照华,杜杨松 .
现代地质, 1994, (03) :349-356
[5]   冀西北崇礼-赤城含金剪切带成矿机制 [J].
李红阳,彭岚,王国富 .
贵金属地质, 1994, (03) :169-175
[6]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初探 [J].
王义文 .
贵金属地质, 1994, (03) :161-168
[7]   再论华北地台老变质岩中金矿成因特征 [J].
周世泰 .
地质与勘探, 1993, (08) :1-7
[8]   中国华北克拉通岩金矿床的钾交代作用 [J].
赵礼 .
贵金属地质, 1992, (Z1) :94-98
[9]   中国北方大陆下的地幔热柱与岩石圈运动 [J].
邓晋福 ;
赵海玲 ;
赖绍聪 ;
罗照华 ;
莫宣学 ;
吴宗絮 .
现代地质, 1992, (03) :267-274
[10]   燕辽三叠纪碱性偏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J].
牟保磊 ;
阎国翰 .
地质学报, 1992, (02) :1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