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与微血管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43
作者
伍建林
李巍
王克礼
谭庆伟
王淼淼
沈慧聪
机构
[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放射科
[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胸外科
关键词
肺肿瘤; 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 微血管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3 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 (鳞癌 14例 ,腺癌 19例 )术前行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病理标本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其MVD。结果 周围型肺腺癌MVD明显高于鳞癌 ,其MVD分别为 63 .4± 11.9和 5 0 .2± 16.3 (P <0 .0 5 ) ,边缘区和间质部分的MVD高于坏死区、瘢痕区和实质部分。肺癌MVD值与CT影像上肿瘤直径、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 (P均 <0 .0 5 )。肺腺、鳞癌平均CT强化值分别为 ( 4 3 .4± 11.8)HU和 ( 3 4.6± 10 .7)HU (P <0 .0 5 ) ,与其相应的MVD值均呈正相关 (r =0 .719,P <0 .0 1;r =0 .819,P <0 .0 1)。结论 周围型肺腺癌的部分CT征象和CT增强幅度与其MVD值有密切关系 ,可用于预测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评价其恶性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肺癌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学基础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J].
白汉林 ;
车国卫 ;
李英姿 .
中国肺癌杂志, 2002, (02) :158-160
[2]   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与CT增强的关系 [J].
刘士远 ;
周康荣 ;
肖湘生 ;
叶挺军 ;
张志勇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10) :45-49
[3]   血管集中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J].
黄佐良 ;
何望春 ;
周继华 ;
刘中平 ;
邓晖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01) :47-49
[4]   血管生成在肿瘤预后与转移中的意义及其影像学研究 [J].
刘士远 .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8, (06) :328-332
[5]   肺癌微血管定量分析与预后的关系 [J].
项锋钢 ;
沈毅 ;
朱红 ;
牛兆山 ;
牟志春 .
中国肿瘤临床, 1997, (10) :72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