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超大型金矿的形成与中生代华北大陆岩石圈深部过程

被引:1
作者
周新华
杨进辉
张连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超大型金矿; 成矿大爆发; 中生代深部过程; 胶东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胶东地区超大型金矿形成于(120±10)Ma范围内。典型金矿Sr,Nd和Pb同位素组成反映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元性和幔源物质参与成矿的信息。研究表明胶东地区之所以在中生代发生成矿大爆发,有其深部地质作用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中央造山带大陆深俯冲的后效作用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由此诱发深部的岩石圈剧烈减薄和壳幔相互作用、浅层次的伸展和大型控矿构造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J].
周新华 ;
张国辉 ;
杨进辉 ;
陈文寄 ;
孙敏 .
地球化学, 2001, (01) :10-23
[2]   胶东地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时代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J].
杨进辉 ;
周新华 ;
陈立辉 .
岩石学报, 2000, (03) :454-458
[3]   胶东地区玲珑金矿矿石和载金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与成矿时代 [J].
杨进辉 ;
周新华 .
科学通报, 2000, (14) :1547-1553
[4]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J].
毛景文 ;
华仁民 ;
李晓波 .
矿床地质, 1999, (04) :291-299
[5]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04) :313-318
[6]   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的多元同位素制约——以华北北缘为例 [J].
周新华 ;
张国辉 ;
陈义贤 ;
陈文寄 .
科学通报, 1998, (23) :2483-2488
[7]   胶北地体中金矿密集区带形成的构造环境 [J].
胡受奚 ;
赵一英 ;
徐兵 ;
卢冰 ;
季海章 .
地球科学进展, 1992, (06) :91-91
[8]   试论“胶南地体” [J].
曹国权 .
山东地质, 1990, (02) :1-10
[9]  
NORMALIZATION OF ISOTOPIC DILUTION ANALYSIS——A NEW PROGRAM FOR ISOTOPE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J]. 乔广生.Science in China,Ser.A. 1988(10)
[10]   胶东西北部地区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J].
余汉茂 .
山东地质, 1987, (01) :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