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水循环机理探讨

被引:27
作者
陈进
机构
[1] 长江科学院院长办公室
关键词
长江源区; 降水; 水循环; 生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长江源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其水循环机理具有独特性,根据长江源地区气候、降水、冰川和冻土特点,分析了长江源大汽水、固态水和液态水三水转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源区虽然降水量少,但储存的固态水多,其独特的三水特点及转换机理构建了长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水循环机理变化,就会显著影响长江源的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分布区预测 [J].
祝有海 ;
卢振权 ;
谢锡林 .
地质通报, 2011, 30 (12) :1918-1926
[2]   长江源区近32年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朱延龙 ;
陈进 ;
陈广才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 28 (06) :1-4+9
[3]   近45年来长江上游通天河径流量演变特征及其气候概率预报 [J].
靳立亚 ;
秦宁生 ;
毛晓亮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2) :220-228
[4]  
青藏高原冻融过程与东亚夏季风关系的研究.[D].尚大成.兰州大学.2006, 09
[5]  
长江源综合考察与研究.[M].长江水利委员会青海水利厅; 编.长江出版社.2011,
[6]  
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M].徐明; 马超德; 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7]  
青藏高原的水资源.[M].汤奇成等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